摘要:全文约2500字,配地图12张,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。底图为现代地图,用作古今对照。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临汾市行政区划范围。春秋时期,今临汾市地区属晋国。后三家分晋,改属韩国。及至秦朝统一天下,设郡置县,其地纳入全国行政区划中。秦朝上图为...
全文约2500字,配地图12张,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。底图为现代地图,用作古今对照。
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临汾市行政区划范围。
春秋时期,今临汾市地区属晋国。后三家分晋,改属韩国。及至秦朝统一天下,设郡置县,其地纳入全国行政区划中。
秦朝
上图为秦朝末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,均属河东郡。
平阳县,春秋晋置,今临汾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。初治今临汾市西南,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移治今址。隋朝改名临汾县,1971年析城区设临汾市,至今。
杨氏县,春秋晋置,今洪洞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西汉改为杨县,隋义宁元年(617年)改为洪洞县并迁治今址,延续至今。
北屈县,秦置,治今吉县东北。北魏废,未延续下来。
西汉
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境内存在上图十县,分属河东郡和上党郡。
彘县,西汉置,今霍州市行政建制的起源。东汉改名永安县,隋朝改名霍邑县。明洪武初并入霍州为州城,1912年改置为霍县。1989年改设霍州市,至今。
临汾县(前),西汉置,今运城市新绛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初治今襄汾县西南,隋朝改名正平县并迁治今址。明洪武初并入绛州为州城,1912年改置为新绛县,延续至今。
绛县,西汉置,今曲沃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东汉改为绛邑县,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名曲沃县,延续至今。
襄陵县(前),至今尧都区县底镇;蒲子县,治今隰县;狐讘县,治今永和县西南;陭氏县,治今安泽县东南。上述四县在东汉至南北朝期间废,不赘述。
西晋
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境内存在上图九县,均属平阳郡。
平阳郡,三国魏正始八年(247年)分河东郡置,治平阳县,辖区如上图。北魏后辖境缩小,隋初废。平阳郡是临汾市地区首个本土地级行政机构,但并没延续下来。
隋朝
上图为公元612年隋朝时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境内存在上图十八县,分属四郡。
吉昌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定阳县置,今吉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岳阳县,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安泽县置,今安泽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翼城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北绛县置,今翼城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太平县,北周改泰平县置,治今襄汾县古城镇,今襄汾县半个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襄陵县(后),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禽昌县置,今襄汾县半个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昌宁县,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(474年)置,今乡宁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隰川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长寿县置,今隰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永和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临河县置,今永和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蒲县,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蒲子县置,今蒲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汾西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临汾县置,今汾西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
冀氏县,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置,治今安泽县冀氏镇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并入岳阳县,未延续下来。
楼山县,治今永和县西南;文城县,治今吉县文城乡;伍城县,治今吉县东北。此三县唐宋时期废,不赘述。
唐朝
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境内存在上图二十二县,分属五州。
大宁县,北周保定元年(561年)置,今大宁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隋朝废,唐初复置,延续至今。
赵城县,隋义宁元年(617年)析置,治今洪洞县赵城镇。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,改为洪赵县。
和川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义川县置,治今安泽县北。隋朝废,唐初复置,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废,未延续下来。
神山县,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浮山县置,今浮山县行政建制的起源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复改名浮山县,延续至今。
吕香县,唐贞观元年(627年)改平昌县置,治今乡宁县西南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年)废,未延续下来。
北宋
上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境内存在上图十八县,分属四州。其中隰、慈、晋三州为本土地级行政机构。
晋州,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改唐州置,今临汾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。隋朝改为临汾郡,唐初复改为晋州。北宋末期改为平阳府,元朝现改为平阳路,后改为晋宁路,明朝复为平阳府。
隰州,隋开皇五年(585年)以西汾州改置,治隰川县(今隰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置龙泉郡,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为隰州。1912年其地级行政建制废,只留下一个隰县。
慈州,唐贞观八年(634年)改南汾州置,治吉昌县(今吉县)。金先改名为耿州,后改名吉州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降为散州,其地级行政建制废。
元朝
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。和北宋时期相比,晋州已升为晋宁路,属中书省管辖,辖区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南部。
同时,元明两朝三级行政区划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。隰州和吉州依然管辖数县,同时上属晋宁路管辖,为第三级行政区划。
明朝
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。和元朝时期相比,晋宁路改为平阳府,属山西布政司。隰、吉等州如故,下辖数县,上属平阳府。其余无大变化。
清朝
上图为公元1820年清朝时期。清朝实行三级行政区划,吉州成散州,不辖县,类似今天的县级市。隰州和霍州则是直隶州,属山西省管辖。
霍州,金贞祐三年(1215年)置,治霍邑县(今霍州市),其地级行政建制随着清朝亡而废。
民国初
上图为公元1914年民国初期。此时今临汾市地区均属河东道管辖,治所在运城。1928年废除道制,各县直属省管辖。
建国初
上图为公元1958年建国初期。1950年置临汾专区,辖临汾、襄陵、曲沃、吉县、乡宁、汾城、安泽、大宁、永和、蒲县、汾西、隰县、赵城、洪洞、霍县、浮山、翼城等县。1954年与运城专区合并,改设晋南专区,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。
晋南专区1967年改置晋南地区,行政公署驻临汾县(今市)。1970年撤销晋南地区,复置临汾地区。
当代
随着2000年临汾撤地设市,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。
纵观临汾市行政区划史,秦朝时期境内建制三县。其中平阳县和杨氏县均是春秋晋置,且延续至今,有着源远流长的行政建制历史。
历史上的临汾地区也曾同时存在多个地级行政建制,不过只有一个延续成今临汾市。而临汾的地级行政建制则可追溯到北魏建制的唐州,至今约一千五百年。
最后说说吉县和隰县,以两地为治所的吉州(慈州)和隰州上千年自成一体,为地级行政机构。不过均消失在近代,至今。
已完结十七省、市、自治区行政区划史,治学不易,喜欢请分享赞赏,感激不尽。
资料来源:二十五史、太平寰宇记、元和郡县志、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。#临汾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