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曾因空气质量排末位被约谈的临汾市,成功完成了一次“逆袭”:两年前,临汾成为“十三五”期全国50个首批创建“公交都市”的城市之一;如今,临汾市已实现“公交车100%纯电动,收车后100%能回场停放,回场后100%在本场站内充电”,走在全省乃至...
曾因空气质量排末位被约谈的临汾市,成功完成了一次“逆袭”:两年前,临汾成为“十三五”期全国50个首批创建“公交都市”的城市之一;如今,临汾市已实现“公交车100%纯电动,收车后100%能回场停放,回场后100%在本场站内充电”,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。
近日,交通运输部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主题活动走进山西临汾。南都记者观察发现,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,经营压力和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临汾的公交改革,临汾城市公交引入新能源汽车、创建“智慧公交”、“空乘式服务”等特色品牌,走出了一条小城市特色的公交发展之路。
山西首个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的城市
从1970年成立至今,临汾公交已经走过49个年头。每天,423辆公交车在临汾市内28条线路中来回穿梭,维持着这座四线小城里人们的日常出行。
乔志霞就是21路车上的一名驾驶员,已有24年公交车驾龄的乔志霞,见证了临汾公交车从柴油车、汽油车、天然气车到纯电动公交车的变化。
27年前,刚满18岁的乔志霞成为临汾公交的一名乘务员,用她的话说就是卖票员。“当时临汾只有两条线路,左环和右环,”乔志霞回忆,“那时的公交车车况比现在差很多,车门和窗户都咧着口子,冬天寒风透过窗钻进来,冻得人直打哆嗦,公交车的座椅也是木板的,坐着特别不舒服。”1995年,公司开辟新的线路,经过学习后,乔志霞成为了一名公交驾驶员。
相比乔志霞,23岁的杨帆则幸运得多。杨帆从幼师专业毕业后成为临汾公交的一名乘务员,最近刚满2年。在她来之前,临汾公交已经实现“全体变身”。
2016年12月20日,临汾公交公司电动公交车达423辆,实现市区公交线路纯电动公交全覆盖,创全省乃至全国之最。次年8月,临汾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“十三五”期全国首批“公交都市”创建城市。
“这标志着临汾市将步入创建公交都市的快车道。”临汾市相关负责人说。
近几年,临汾市区公交线路长度由原来的542公里增加到780公里,发车密度由每间隔10-8分钟缩短至8-5分钟。同时还实现了公交车100%纯电动,收车后100%能回场停放,回场后100%能充电。其中,10路公交线路获评全国“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”。
“现在的新能源车操作方法跟以前完全不一样,5分钟就可以把电充满,降低了驾驶员在线路运行中的劳动强度,相当轻松、安全。”21路另一位驾驶员郝斌元说。
公交环境的改善也赢得了临汾市民的“芳心”,2017年-2019年10月份,连续三年,临汾公交的优服市民满意率都在98%以上。
“现在车内冬暖夏凉,车也不颠,没有汽油味,老年人比坐在家里还方便。”常年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吕成安感慨。
“不能让临汾人呼吸全国最差的空气”
临汾公交发展的转折期可以追溯到2011年,彼时,临汾公交被划入当地交通运输局管理。次年, 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》, 将“公交优先”提升至战略高度。
“政策下来后,政府的补贴也随之增多,对我们企业的良性循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” 临汾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段宝强说。
据了解,临汾市政府先后出台了《临汾市城市公交财政补贴暂行办法》《临汾市市区公交发展规划和服务质量考核办法》《关于加快推进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推动临汾市公共交通发展。
近几年,临汾公交更是迈向加速发展阶段。
谈及临汾公交改革初衷,临汾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冯小宁给出的答案是:不能让临汾人呼吸全国最差的空气。
这透露出临汾公交改革的一项“特殊背景”——大气污染治理。
临汾,是山西省一个典型的资源大市、工业重镇。因空气质量问题,曾连续两年被生态环境部约谈。
根据生态环境部今年年初通报的2018年12月和1-12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,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排名中,临汾市均位列倒数第一,成为中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。
临汾旧称平阳,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。从“华夏第一都”到中国空气质量最差市,使得这座城市的环境治理备受瞩目。
近几年来,大气污染防治成为临汾市一项难点任务。为防治雾霾,临汾公交还曾多次实行“公交免费”政策。
去年9月,《临汾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,“到2020年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0%以上。”“通过三年的努力,市区空气质量摘掉污染第一的‘帽子’”。
“提升和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,让临汾的天更蓝,空气更清新”成为临汾市推动创建公交都市的一大重要目标。
423辆纯电动公交车运行 相当于植树138万棵
今年,临汾市给自己定的目标是“力争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‘倒一’”。
生态环境部今年公布的1-9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,临汾排名倒数第三。“我们又往前走了走,但这是非常脆弱的,只有零点零几的差距。” 临汾市副市长潘海燕说。
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,污染物排放和扩散条件。而这两点,临汾均不占优势。
据潘海燕透露,煤焦冶电这四大产业在临汾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仍然接近90%,“产业结构还非常重”。 “产业结构是由能源结构决定,这使得空气质量改变起来比较困难。”潘海燕直言。
此外,在大气扩散条件上,临汾市地形呈现“凹”字形,四周环山,中间平川,气体流通性差,空气自我净化能力低。更为重要的是,“临汾70%的重产业都分布在盆地最深的地方”。这使得临汾的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标本兼治,以治标给治本赢空间,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。
潘海燕称,去年的污染物源解析显示,临汾PM2.5仍然以燃煤为主,工业燃煤和民用占比比较大,去年煤炭消耗量仍然达到3300多万吨,而机动车约占排放总量的15%,有个别指数排到前三位。
在环保的压力下,提倡公交优先,绿色出行成为临汾市在推进各项污染源治理中的一大重要举措。
临汾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员景俊青介绍,近年来,临汾市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,用于支持公交都市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和公交充电站场建设、出租汽车及公共自行车发展。
临汾自2015年引入新能源汽车,首批投入32辆纯电动公交车试运营,至2016年底,用两年时间分三批次实现了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。
两年多过去后,纯电动公交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如何?
段宝强称,423辆纯电动公交车每年按3000万公里计算,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.5万吨,相当于植树138万棵。
而从经济效益看,“我们以前用的全部是天然气公交车,改为纯电动公交车后,运营成本大为降低,仅以燃气费用对比测算,以一辆纯电动公交车每天行驶250公里、每月行驶28天为例,天然气价格3.8元/立方米,燃气38立方米/百公里,电价0.6元/度,电耗100度/百公里,按照8年为更换周期计算,现在全市423台纯电动车能节约两亿多元。”临汾公交公司总经理张海城曾告诉记者。
公交出行分担率目前还不到16% 引入“空乘式”服务
“您好,欢迎乘车,请往里面走,谢谢”,这已经成为临汾市民坐车时再熟悉不过的声音。2015年,为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,临汾公交引入“空乘式”服务。
“空乘式服务”即按照空乘的标准对公交车组人员进行培训,包括礼仪、沟通技巧、综合服务技能等培训。
为何提出这套理念?段宝强坦言:“当时公司公交发展遇到瓶颈,走不下去了。”据他透露,临汾公交当时面临着客源较少且乘客满意度一直上不去等困境。
为吸引客源,结合公交乘客的需求,临汾公交公司提出《临汾公交60条安全服务标准规范》,规定了“空乘化”服务的60项细化要求,2018开始在临汾市全面推行。
其中规定,驾驶员在乘客上车时要微笑着说迎客语,并同时作出相应手势。
为将规范落实,临汾公交公司实施了管理干部、优服部、生产组、视频监控中心等四级考核制度,“通过上站下线,视频监控来落实服务标准规范,提升人员素质。”段宝强说。此外,公司还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车组人员的优服、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进行抽检。
据临汾公交公司董事长安国全透露,目前临汾市公交的出行分担率还不到16%。
“这个数字并不高。”段宝强坦言,这与临汾城市框架结构小有着很大关系。为吸引乘客优先选择公交车,临汾公交公司还做出了“智慧化”转型。
在支付方式上,目前已经形成公交APP综合服务、一卡通、微信、美团等10余种方式,解决乘客“零钱少”难题。据安国全介绍,最新推出的人脸识别“刷脸支付”已在10路和17路公交车上安装调试,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公交车的安装,市民乘公交车电子付费方式将由现在的“伸手刷卡”提升为“自动刷脸”。
近期,在临汾市公交站台上,还安装了近100台智能公交电子站牌,增加查询公交到站时间、失物招领等功能。
“临汾公交已走出了一条具有小城市特色的公交发展之路。”安国全说。
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期首批“公交都市”入围城市创建周期为2017年至2020年,创建工作结束后,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开展评估工作,对达到创建要求的城市授予“公交都市”称号。
“我们有信心,有决心确保在2020年底前完成公交都市创建工作,更努力打造新时代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范例和样本,让城市公共交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出行的首选。”景俊青说。
采写:南都见习记者吴单 发自临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