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晋国诞生 公元前1042年,周成王的同母弟叔虞被封在古唐国,都城为翼(今山西翼城西),亦即桐叶封弟传说。叔虞死后,他的儿子燮父继位,改国号为晋,从此始称晋国。古唐国是夏人故墟,四周遍布戎狄部落。周公为叔虞制定了“启以夏政,疆以戎索”的治国方...
晋国诞生
公元前1042年,周成王的同母弟叔虞被封在古唐国,都城为翼(今山西翼城西),亦即桐叶封弟传说。叔虞死后,他的儿子燮父继位,改国号为晋,从此始称晋国。古唐国是夏人故墟,四周遍布戎狄部落。周公为叔虞制定了“启以夏政,疆以戎索”的治国方针,即用夏政教导夏民,以戎法治理戎人,既发扬夏民族的文化传统,又尊重戎狄民族的习惯规章。
别都曲沃
晋国翼城之南有个地方名叫曲沃,到公元前746年时,典章文物荟萃,经济文化繁荣,已是晋国的第二大军事重镇和第二大城邑,成为晋之别都。这年,晋昭侯按照周礼的规定,把自己的叔叔成师分封到曲沃,号“曲沃桓叔”。这一分封,为后来晋国小宗取代大宗埋下了伏笔,也由此展开了翼、沃之间长达67年的君权争夺战。公元前678年,武公尽并晋地,消除割据势力,集权于己,定都曲沃。史称“曲沃代翼”。
曲沃是春秋晋国都城之一,称之为古曲沃。关于其地望,尤其是现今说法不一。其一,认为古曲沃是今山西闻喜县,持这一观点的著名人物有班固、杜预、司马彪、郦道元、孔颖达、房玄䶖、钱穆、杨伯峻等。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在今山西曲沃县。
历史成因
史书所载晋曲沃一事,最早见诸西周晋成侯(唐叔虞之曾孙)迁都一事。《诗经•唐谱》:“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,南有晋水,至子燮父改为晋侯……至曾孙成侯,南徙居曲沃,近平阳焉。”此后,发生曲沃代翼之变故,晋之都城多次迁移,也就出现曲沃是今之何地的争论。《汉书•地理志》河东郡闻喜下班固自注曰“故曲沃。晋武公自晋阳徙此。武帝元鼎六年行过,更名。”《水经•涑水注》曰“水之西南经左邑县故城南,古曲沃也,晋武公自晋阳徙此,秦改为左邑县。”但是,1992至1994年,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先后在山西曲沃县北赵村发现17座晋侯及其夫人墓,考古似乎又证实为今曲沃县。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不能确定的原因。其实,如果从历史的时空来分析,成侯所迁、桓叔所封之曲沃可能在今曲沃县,它是一个都邑名;曲沃武公时期,将统治中心南迁于闻喜县,从地理位置来看,闻喜在峨嵋岭南,曲沃在岭北,此一时期的曲沃,不仅指武公的统治中心,同时也是一个区域概念,今之曲沃、闻喜都应该是这个地名的组成部分。无论怎样,闻喜历史上的第二个名称叫曲沃是无疑的,经历朝历代大家考证,所以说,这是历史形成的,春秋曲沃,即今之闻喜。故闻喜的第二个名字叫曲沃。